产业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总店动态> 产业资讯

“互联网 +”时代,中国实体书店谋转型

2016年11月17日 浏览量: 来源: 作者: 王岩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司长) 分享到:

在“互联网 +”的大背景下,实体书店需要了解自己的现状并谋划未来。作为发行行业主管部门,我们如何在“互联网 +”时代引导好发展和做好管理工作,我想讲三个问题与同志们共同讨论。

一、“互联网+”加速了出版业态的转型升级

在“互联网 +”时代,出版业态正在加速转型升级,呈现出几个新的特点:一是编印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生产流程的数字化、网络化,使各环节之间呈现深度融合,编印发原有的门第在逐步打破。二是市场主导逐步取代过去的产品主导,在线反馈、大数据分析使市场需求把握更加精准,按需出版、按需印刷,改变了传统的先印书后卖书的模式,使零库存成为可能。三是更加满足开放、互动和大众参与的要求,网络出版、自助出版、自媒体、个性印刷、微书城、智慧书城等新的模式都更注重以人为中心,用户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四是线上线下加快融合,传统的出版印刷发行企业纷纷触电网络,电商开始布局线下实体店,线上和线下、虚拟和实体相结合代表着行业发展的未来。五是跨界经营成为趋势,出版业与文化创意、资源管理、信息咨询、物流服务、地产商业等相关行业不断融合。围绕这些特点,这里介绍一些我们了解到的情况。

(一)出版领域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在 2015年全球百强出版企业评比中荣获第六名,长期以来他们站得高、看得远,善于谋划,反应迅速,两年前就开始打造云计算中心,目前已经引入百度、腾讯、优酷、乐视等国内顶尖互联网企业,凤凰机房已经成为百度在中国南方的运营核心,下一步他们还将打造云平台,为互联网企业、各类中小企业提供“拎包入驻式”的 IT服务。凤凰出版的这种转型可以说是一种自发的转型,不是为转型而转型。

(二)印刷领域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像一把锉刀,正在锉平传统编、印、发的边界。现在新的按需印刷模式,先通过销售渠道拿到订单,再按需安排印制生产,没有库房,书目、订单都通过网络完成,先订单后生产,这将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出版产业链。一些印刷企业通过掌握的大量数据资源和完善的物流体系,不仅提供按需印刷业务,而且将业务扩展到内容管理、数字版权管理、物流等领域。当纳利作为全球最大的印刷企业,就正在向数据服务、出版印刷服务、定制化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发展。现在当纳利的业务当中,25% 是传统印刷;10% 是物流,主要为委托印刷的企业提供商品储存和物流管理;另外很大一部分业务是印前摄影、创意和设计等。

(三)发行领域

京东作为国内最大的网上书店之一,根据线上掌握的用户群和数据库,已经开始介入图书选题策划,推出了“众筹”出版的模式,即先在网上发布图书信息,征集读者、募集资金,再反馈给出版社出版。

另一种就是“前店后厂”的模式,即书店引进数字印刷设备,根据读者需求即印即卖。美国最大的书店集团鲍德斯,还有兰登书屋与亚马逊、巴诺书店等大型零售商合作,都较早开始使用按需印刷设备,在书店安装并链接到出版社的数据库,随时为读者印制图书。

以上例子应该可以说明:第一,从传统出版编印发环节看,在“互联网 +”时代,原有分工的边界和形态越来越模糊,传统思维特别是经营思维必须彻底改变;第二,从传统眼光看,出版业困难重重,但从现代的互联网思维看,可以说机遇就在眼前。

二、超级书店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

(一)党和国家对国有发行企业的重视从未减弱。

首先,我们一直享有优势的地理位置,新中国成立后,在城市建设中,新华书店和邮局、银行一样,在城市中心繁华路口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无论这里的地价翻了多少倍,当地政府都保护新华书店在那里的存在;第二,财政税收政策从没有断奶,从县以下新华书店增值税先征后返到全部免征,再到转企改制享受的优惠政策,要比民营书店多得多;第三,这么多年国家在教材发行、政府采购、农家书屋建设等方面给了国有书店很大倾斜,基本都是主要参与者。应该说新华书店是国家的宠儿,但我们也要看到,有的新华书店守着最好的位置,却把大部分店面拿去出租,有的就靠教材吃饭,或是习惯了伸手要钱要政策,这是长期居安不思危的表现。不过,近两年来我们看到很多国有新华书店的变化。如上海新华针对都市青年需要推出了“新华一城书集”的全新品牌;深圳书城致力于为市民打造一站式的文化生活中心,每年组织开展 800余场文化活动;北京的中关村图书大厦利用IT圈优势打造为教育和科研服务的文化中心等等,都为我们国有新华书店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有新华书店仍是最重要的依靠力量。在总局的积极协调下,近年来中央加大对实体书店的支持力度,免征增值税数额每年约 30多亿元,中央财政连续三年安排奖励资金共计 3亿元,这也带动了上海、北京等很多省市出台具体扶持措施。

(二)出版物市场正在释放出新的活力。

根据开卷的监控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销售比上年增长了3.26%,这表明图书市场并没有像有的同志估计的那样悲观,只是挣钱需要动些脑筋了。

(三)互联网技术进步为出版业实现更好的人性化服务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读者到大书城,面对十几万种图书,往往存在困惑:需要某一方面的书,但不知道哪一本好;知道要买什么书,但不知道去哪个柜台找;要付款,但排队的人很多。而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微信等工具已能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信息无障碍、支付无障碍。读者通过手机能够很方便地获取图书信息,而且马上就能支付,这样潜在的购买意愿很容易就变成现实的消费行为。利用大众已普遍使用的微信来实现图书发行,我认为这是“互联网 +”时代的一个创新举措。

(四)线上线下融合使传统实体店焕发出新的生命。

2015年,阿里巴巴和苏宁互相参股合作,马云看中的是苏宁几千家实体店,这样可以把线上购物与线下体验结合起来,而且能把支付宝业务扩展到实体终端。他们在市场中的这种反应,这种真正的“与时俱进”,值得我们老发行人认真学习借鉴。当当网也计划几年内建设 100家实体店。现在一个很流行的说法是,传统企业的未来在线上,互联网企业的未来在线下。这足以看出线上线下都很重要。国有新华书店有几万平方米的大书城,有遍布城乡的网点,这些都是优质资源。

三、超级书店当前应当重视研究的问题

(一)真正树立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

大书城是城市的文化地标,是出版业服务广大群众的最集中体现,它的规模和影响决定了它的性质必然是全民性的,它发挥的效益也必然是全局性的,要远远大于那些针对专门群体、实现小众效益的专业书店和小型书店。其职责决定了在“互联网 +”时代,大书城必须要有转型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二)要用互联网思维研究市场。

在“互联网 +”时代,互联网工具已经成为我们改变现状的有力武器,但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深层次的思维范式,即大家经常说的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思维对产品、技术、服务、运营流程等进行重构,这是企业能否跟上时代要求、实现转型升级的最根本的东西。举个例子,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而我们的国有书店与电商最大的差距在于对用户需求的精确掌握。很多书城都办有会员卡,但除了打折好像没什么用,每年几千万人次的读者,他们买了什么书,还有什么需求,都不清楚。反过来看当当、京东、亚马逊这些电商,通过大数据分析,判断市场需求,掌握了庞大的读者数据库,可以帮助进行营销决策,实现产品精准推送,关键是能够实现很多衍生的增值服务。

(三)挖掘市场潜力,努力适应并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我们自我反思一下,现在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不是不喜欢去书店,而是不喜欢去原来那个样子的书店。现在人们的文化需求更加个性化、多样化,但很多大书城缺少多元文化的内在互动,功能比较单一,模式比较简单,缺少一种精致的文化气息,更像个图书大卖场,吸引力不足。但我们有最好的地理位置,体量大,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文化品牌、文化价值的优势,能够带动书业与文化和商业很好的结合。深圳书城尹昌龙总经理提出如何打造“场所”精神,我认为非常到位。比如上海钟书阁,它的多元经营做得非常好,甚至影响到它周边的咖啡店去卖书,这就是文化引领的价值。这就和一个好的人影响一群人是一样的,这是社会积极的因素,必须提倡。同样,现在很多地产商愿意低租金引进一些做得好的实体书店,这就是双赢,地产商要的是文化带来的增值,书店要的是客流转化而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在这方面,书店要主动而为,研究如何以文化为核心,不断提升阅读和消费体验。比如最近很火的哈尔滨果戈理书店,其定位是“人文书店、按需出版、文化沙龙、大家讲学、经典剧场、艺文展演、创意工坊、美味食尚”,很好地与哈尔滨这个城市的文化特色融为一体。

(四)建立与“互联网 +”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我们不能回避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国有书城的管理队伍和员工队伍不如一些特色民营书店。我们有的大书城的员工,读者问什么书不知道,什么书卖得好也不知道,怎样抓住读者的心理去引导销售更不知道,因而人才的培养与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浙江新华书店在员工中评金牌导购,四川文轩组织员工开展创客竞赛,就是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这里我还是要讲猫的天空,这家书店创办没几年,夫妻俩以前是学 IT的,对很多图书业务知识其实不太懂,但他们定位非常清晰,就是针对那些四十岁上下的人,推广一种所谓的轻文化,因为通过这些人可以带动他们下一代阅读。书店所有的书都由夫妻俩亲自挑选,卖的书和文化产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现在发展得很好。像昆明新知书店、上海钟书阁、南京先锋书店、杭州晓风书屋、哈尔滨果戈里书店等为代表的民营书店,从不同层面推动了传统实体书店的转型发展,这些都值得我们国有书店学习借鉴。

“互联网 +”时代给书业业态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我想,“互联网 +”时代的超级书店,应该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大书城,它应该是以读者为核心,以技术和服务创新为手段,以文化引领为目的,现代文化产品与图书相融合、新型文化体验与阅读相融合、综合文化场所与书店相融合的这样一种城市文化空间。超级书店作为行业的旗帜,作为城市的名片,在发行业迎接“互联网 +”的潮流中理应站在最前沿,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为行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