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专栏

铭记光荣历史 勇做文化先锋

2017年03月16日 浏览量: 来源: 作者: 新华书店总店总经理 茅院生 分享到:

新华书店(总店)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最早的文化企业,为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得到了全国亿万读者、作者和出版人的关爱、呵护和长久支持。回顾新华书店(总店)80年的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部中国文化企业的革命史、创业史、奋斗史、改革发展史。

一、新华书店(总店)是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文化企业

1937年4月24日,党中央在延安成立新华书店,作为中共中央出版委员会发行部的对外机构,承担着党的书报刊出版发行任务。1940年1月,中央出版委员会将“延安新华书店”改名为“新华书店总店”。3月,新华书店总店在山西兴县建立了第一个分店——晋西北新华书店。

毛泽东同志三次为新华书店题写店招。1939年9月1日,新华书店门市部在延安北门外正式开业。毛主席得知新华书店在新址开业的消息,非常高兴地说:“这是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的大事,国家的大事。”并挥毫题写了“新华书店”四个大字。1946年初,为了迎接可能出现的和平局面,以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毛主席题写了“新华书店总店”店招。1948年12月,为了迎接全国解放,在当时党中央驻地西柏坡,毛主席又一次为新华书店题写了店名,也就是现在全国新华书店使用的店招。

新中国成立之前总店与解放区新华书店各分店共出版图书5291种(册),发行图书报刊4亿余册。新华书店(总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己任,努力传播科学知识与进步理论,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起到了文化传播与精神引领的重要作用。1942年5月1日,毛主席视察新华书店时生动地用炮弹来比喻发行图书报刊的作用:“一份报纸比几十发,甚至几百发炮弹的作用还大。”他还说:“发行工作很重要,你们向边区军民输送精神食粮,向全国、向全世界传播党的声音,是很了不起的。”

新华书店总店不同时期曾直属于中央党报委员会、中央出版委员会、中央出版局、中央宣传部、国家出版总署、文化部、国家出版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领导机关。2002年4月,按照中央文化体制改革部署,总店成为组建中国出版集团的十二家成员单位之一。

二、新华书店总店为新中国的出版发行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949年10月3日-19日,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根据周恩来总理建议,会议作出《关于统一全国新华书店的决定》。这是我国图书发行事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1951年1月1日,新华书店总店作为全国新华书店的最高管理机构,对各地分、支店的人、财、物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新华书店从分散经营走向统一、集中,并按照事业发展规划,在全国各地建立发行网点,规范经营管理制度。

1977年开始,总店根据中央部署,对全国新华书店开展恢复整顿工作,在企业管理、业务恢复、队伍培训、发行体制改革、制度建设、创办全国书市(即现在的全国图书博览会)、制定全行业发展规划和推广现代化设备与技术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全国新华书店发行网点、事业规模、职工队伍得到蓬勃发展。

总店成功申请注册“新华书店”服务商标,牵头筹备成立了“中国新华书店协会”,使“新华书店”商标及品牌无形资产得到了有效的法律保护和应用,为国家出版发行事业创新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三、新华书店总店为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1987年10月,新华书店总店转制成为中央一级图书发行企业。总店积极探索,调整业务及管理结构,在财务管理、新技术应用、人才队伍、基础设施、现代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和多元化经营等方面,进行了影响全行业的调整与探索。新华书店总店自身影响不断扩大,到2008年累计发行图书超过260亿元。

随着出版社自办发行,各省新华书店成立集团,开展省内连锁经营,总店历经多次图书发行体制改革,逐渐失去了出版物总发行总经销的市场优势地位。2008年4月,总店传统图书批发业务歇业。总店经历了由全国新华书店系统的分散到集中,又由集中到分散的跌宕起伏之路,总店事业也随之进入发展的低谷期。

2013年12月,在中宣部、中国出版集团关心下,总店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新班子根据党和国家发展规划,结合行业和总店实际,科学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思路,规划了项目,坚持知难而进、改革创新、依法治企、发展为本,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推进产业转型,在复兴的道路上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