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天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人才中心> 员工天地

读《股权战争》有感

2016年10月24日 浏览量: 来源: 作者: 牛海龙 分享到:

企业创业往往需要资本助推,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民企发展到今天,投资人和创始人的公司控制权之争,从没有停歇过。苏龙飞先生为中国企业的“股权之争”完成了一些档案性的记录,以目光犀利完成理性的剖析。笔法生动,深入浅出。

《股权战争》,全书以公司的“控制权争夺”为核心主题,梳理了 14个现实案例,描述了公司股东之间围绕股权博弈的过程。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名言来诠释商战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自从阿里巴巴集团形成马云团队与雅虎、软银三足鼎立的股东格局之后,马云便陷入了控制权旁落的潜在威胁之中。那场引人注目的“支付宝事件”,仅仅是马云与投资人雅虎、软银之间众多摩擦的一个片段。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之间的三方恩怨,从软银董事局主席孙正义决定投资马云时起就已注定。马云向来视孙正义为“资本恩人”,但对于雅虎的入股,马云追悔莫及。如果不是那场交易,马云绝不可能失去第一大股东地位。

如果说恩人施恩的目的不纯,那亲属呢?原本是姐夫与小舅子关系的创业伙伴,为了争夺企业控制权,最终走到了相互敌视、仇恨的境地。“真功夫”股权之争一案,夹杂了太多情绪的失控、权欲的膨胀、人性的自私,值得所有联合创业型企业管理者反思。

中国主流商业文化默认的逻辑是—“创始人 =老板 =实际控制人”,因而必然是企业的完全掌控者。新浪的王志东辞职事件,或许可说是国内最早具有公司治理意义的商业事件。创始人兼 CEO被董事会赶下台,这在中国内地还是头一遭,所以在当时的媒体报道中,王志东被描述成充满悲情的人物。

谁也不曾想到,雷士照明的创始人吴长江,会毫无征兆地从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出局,又曲折地回归。曾经,他借助资本的力量,解决了创业股东之间的纠纷,而后,他却陷入了又一场资本“局中局”。创投博弈的背后,既考验着企业家的人性格局、契约精神、规则意识,又拷问着中国的市场环境、资本制度、法治土壤。正如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所说的那样,“不要轻易将主动权交给投资人,在创业过程中没有人会乐善好施”。

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首先创业者对资本游戏规则认知一定要深刻。第二,创业者不能单凭英雄主义,一定要学习西方成熟公司治理规则。第三,创业者要充分考虑到中国复杂的政商环境。创业艰难,同路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