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天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人才中心> 员工天地

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2016年09月01日 浏览量: 来源: 作者: 陈淑梅 分享到:

我无数次从这个大门前走过。这是什么单位?是干什么的?怀着深深的好奇心,终于在1979年3月初的一天,我走进了这个大门。这个大门就是当时的新华书店储运公司,是新华书店总店下属的一个部门。

记得那天,我是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来到了人事处,等待分配。接待我的是马静之科长,工作人员有付文亮、张国明等。他们向我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这个单位的工作内容后,我被负责十号库工作的科长王玉田接到了十号库。他向我介绍了组长陈和顺,还有党员高朝达同志,以及交、带我做具体工作的师傅林承娜。我一看,啊,整个库房里全是书!码得很高的一面开口的箱(柜)子,都贴着具体的书店门市部的名字。旁边有码着一台台整齐的书台,还有打包机。工人们都在低头忙碌。我的工作是上箱下箱,具体就是把零星的书放在各门市的箱子里,到一定数量后,再取出集中打包发送到各书店去。

从那天开始,我踏下心来,每天认真努力干着这份我生疏的工作。可惜,刚熟悉,我就又被调离了来到业务科的查询组。仅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已与陈和顺、高朝达和师傅林承娜成为了好朋友,而且几十年。

查询组是整个储运工作的最后一个工序。每天面对全国各地书店门市的查询,是个枯燥而繁琐的工作。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工作。我虚心地向老师们学习。我记得有董文凯组长、老徐师傅、陈景新、赵建民,还有舒文一师傅,待我像母亲一样(那时我还在怀孕),耐心、关心、热心集一体。在那段的日子,我深受感动,使我感到生活、工作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是快乐的。

时间不长,因工作需要我又被调到业务科的收书组,估计这是最繁忙的部门。因为门还没开,各个送书单位的人员早已抱着样书在门外候着了。我从这个部门学会了打算盘,那时还没有计算器。进入储运公司所有的书的数量,都是经过我们这第一道关的,绝对不能出差错。一经核错写错分发到各库房,那将是大海捞针,所以组长李汝信同志(离休老同志),对我们工作要求很严格,但在生活上对我们每个同志是关心的,使我们的工作不出差错。我记得我们组除了组长外,还有孙格非、张仲平、王贵老师傅(他们已去世,但他们的音容笑貌永远存在我的脑海里)在外验书把关,张惠林、闫伦辉、肖良臻、朱志英、张淑清及我,我们在核数。那里一到工作时间,你听吧,外屋熙熙攘攘,里屋噼哩啪啦的全是算盘声,像是一种和谐的音乐在演奏着。这个集体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一个集体,让你感受到家里人的温暖。记得有一次,这也是我终生难忘的一件事。在我女儿刚一岁多时,忽然有一天因家务事,我第二天心事重重。组长李汝信和师傅张惠林看在眼里关心地询问,使我满腹的委屈一泻而出。他们听后,一面安慰我,一面亲自打电话找我爱人了解情况,帮我解决问题,平复我的心情。我从这一点便感到了家的感觉,也使我感到自己要用心、努力把工作做好,不出差错,回报他们的关心。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段小故事,每人都有不同的经历。这些把我们组紧紧地拧在了一起,成了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

每天大门一开,排在院外的长龙般的送书车辆不断涌进来(马车、汽车、拖拉机等)。再看院里,凡是能放书台的地方,都放满了码得高高的书台。库房里,上箱下箱的,一种一种都集中配好进行打包。再看一辆辆装满集装箱的运输车也在送往火车站、邮局的路上,将储运公司全体职工用汗水结成的劳动果实,通过火车站、汽车站、邮局,分发到全国各个新华书店门市。为满足全国人民精神食粮及全国大中小学教学用书,全体职工努力着、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心血和力量。举一小例。那些年,夏天雨特别多,院里放满了书台,只要一见天阴要下雨,不论是在平日下班后或是星期天,住在附近的职工都会不约而同、自觉自愿来到单位苫包(给书台盖上苫布)。

每星期六下班后是坐办公室的干部及党员义务劳动的时间,即到库房参加实地上下箱、打包工作。为了能安心参加这项活动,我把两岁的女儿转入了全托。那时的心境就是,别人能干我就能干,别人能参加的,也一样不能落下。那时科长不脱产,一样和大家在一起干。那时奖金是向一线倾斜,工人高、干部低,但大家没有怨言,苦累并存,大家为是新华人而自豪着。

又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往了业务科,管理公司业务档案兼文书工作。

随着社会发展及改革的需要,新华书店储运公司、北京发行所、新华书店总店三家合并,成立了新华书店总店。我又被调往总店业务处的文书科担任副科长。文书科的工作对我而言又是一个新工作,也是一个面对全国的业务。我必须耐下心来踏踏实实地从头学起。作为科长,我想不仅要学会管理,更要学会每一项工作。我学会了四角号码,这是每天用到的。我们每天面对上百封的信件、电报等,都要做出分析及回信。大家忙而不乱,每天都能把当天的工作量完成(量是不平均的),受到领导的好评。高岚、苗建巍、朱振伟、牛继红、郑瑞青、白秀荣、宋敏嘉等青年职工和老同志陈景亮、修惠敏,我们组成一个能战斗、能协作的集体。

1989年,我又面临了新的考验。领导把我从文书科调出来做计划生育工作。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国策,而且关系到我单位利益问题。大家都了解这项工作是难上加难的,是国策与人性之间的矛盾,如何处理也是很难的。国家政策,单位要坚决执行,具体到职工(个性的人),也要遵守执行。牺牲自我的矛盾,执行起来肯定是要得罪人的。做好了领导满意,做不好没法交待,执行严了得罪职工,很矛盾。对这一项工作,我没有犹豫,勇敢地担当了下来。我认真学习中央文件,首先自己要领会贯通、要熟记。再者,多次组织领导(处长)学习文件、办总店计划生育宣传员学习班,开展各项学习计划生育知识活动,如举办全店计划生育政策知识大比赛、参加地区的比赛,号召领导参加答题、领导颁奖;还有每年宣传员的专项培训、签署责任书、版报宣传等等,有效地提高了职工执行国策的自觉性。从1989年一直到1997年的九年里,总店共获得出版署、西城区展览路地区(所管辖)的多次奖励(奖状)。单位职工奖金年年有,因为计划生育是国策,是一票否决,是与单位经济效益挂钩的。我负责这几年,领导对我的工作是认可的,我自己多年来也受到出版署、西城区、展览路地区计生办的表彰,并获得国家计生委的奖章,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和优秀党员。面对党和领导给我的这些荣誉,我感谢的是领导对我的信任与支持。如果没有全体职工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的成绩是不可能取得的,工作任务也不会完成的。九年,难忘的九年,也是我呕心沥血的九年。

改革进一步加强,我又被调到了物业部,最后分管总务科工作,即总店后勤。我着重把后勤库房整理了一下(原有六七个库房),集中起来,为进一步做好物资使用、管理做好准备工作。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由青年变为了老人。曾经的辉煌、曾经的忙碌,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掠过,就像发生在昨天。是啊,曾经的付出、曾经的辛劳都是值得回味与骄傲的,因为这一切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裕、快乐。